服务热线全国服务热线:

13668832366

您的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郭宏新:用创新攻克难题的“教授工匠”

来源:产品展示    发布时间:2024-07-03 21:51:18

  夏日炎炎,建在冻土层上的青藏铁路线依旧列车飞驰,沿途如画的风景令人沉醉。在神秘的可可西里无人区,铁道两旁一根根间隔4米的灰色长棒,总会引起旅客好奇。这是带中心测温管的低温热棒,是青藏列车能够飞越世界屋脊的重要技术支撑。这项技术正是由中圣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宏新带到铁路建设中的。

  青藏高原的冻土层,冬天时会冻结膨胀,到夏季又融化沉降,建在上面的铁路路基容易扭曲变形,这是一项世界性难题。2002年,时任铁道部副部长的孙永福在电视节目上谈及这一话题,郭宏新顿时心有所感。当天夜里,他便提出用热棒技术解决冻土层难题的设想,并赶绘出方案草图,送交铁道部,“请战”青藏铁路建设。

  小小热棒,如何攻克世界难题?“低温热棒的导热性能,是普通材质的3000倍以上。”郭宏新说,热棒上部装设散热片,是放热段,下部是吸热段,埋入地下8至12米的冻土中。冬天的冷量源源不断传输到地下,使冻土层冻得更结实,夏天热棒则会自动“休眠”,冻土也不会融化。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能避免冻土表面开挖对可可西里无人区原生态地貌的破坏,每公里比以桥代路节省投资10多亿元。

  青藏铁路工程震撼世界,热棒技术也得到普遍关注,迎来大面积产业化契机,我国东北、西北多地的铁路、公路、输电线路、涵洞工程等应用了这一技术。“现在更是走出国门,冻土区的中俄输油管道和机场工程上也在应用热棒技术。”郭宏新自豪地说。

  这是他在高校任教十余年的研究成果。1983年大学毕业后,郭宏新进入南京化工学院热管实验室工作。其间,他获得了4项国家专利,32岁便担任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副主任。一路顺风顺水的他,却始终有个心结。“学院的热管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但热管技术及产品在国内没有工程应用。”先进的技术与产品、市场无法有效衔接转化,郭宏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以研促产,以产带研,非要走出条自己的路来!”1998年,他毅然离开三尺讲台,投身创新创业之路。

  初创时期,中圣科技便从一项挑战中挖掘到机遇。国内一家石化企业正准备购买能减少原料传输损耗的进口保冷管托,郭宏新带领科研人员共同攻关,半年后,该企业只花费购买进口产品三分之一的钱,就买到了满意的产品。而后,郭宏新带领中圣科技势如破竹,承担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委托的多项重大装备国产化研究项目,牵头制定了4项国家标准,将装备换热效率提高30%以上。

  用创新来解决难题,在突破中成长壮大,是郭宏新一直以来的前进目标。江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江苏省(中圣)工业节能技术研究院,郭宏新任院长,聚集了200多名研发人才,副院长何松博士就是这里面之一。

  去年,在中圣研究院主导下,何松深度参与并成功推出LNG(液化天然气)气化器系列新产品,受到市场广泛欢迎。LNG气化器是LNG接收站的核心设备,事关国家能源安全。此前,中圣科技就已涉足该领域并研制出相关这类的产品,但市场需求不断迭代,老设备标准满足不了新要求,中圣科技只有继续突破。

  “敢不敢?行不行?”面对新一轮挑战,郭宏新把课题摆在了何松及一众科研人员面前,“有任何的需要,我全力支持。”事不宜迟,研发团队立即进入状态,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分析项目可行性、梳理要使用到的各项资源、明确技术路线,成功实现新产品关键设备污染物排放指标NOx小于50毫克/标准立方米,占据市场主动权。同时,开发了LNG冷能梯级综合利用技术,大幅度减少电量使用,为海洋生态保护作出贡献。

  近年来,研发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落地转化,解决了多个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化工企业的火炬,曾经被视为现代工业的标志。在南京江北地区,老一辈人还记得曾经火炬日夜燃烧、烟雾缭绕的日子。“一旦火炬排放的有毒废气燃烧不充分,将会对空气和环境能够造成严重污染。”郭宏新认为,发展难题就是创新课题。他带领一批技术专家刻苦攻关,研发出了“石油化学工业装备火炬气回收系统”,成功“熄灭”扬子石化7个火炬中的6个,仅回收燃料气一项,年效益就达2.64亿元以上。

  太阳能多晶硅核心装置国产化,治理雾霾的“能源岛”替代小锅炉,污水零排放系统让工业废水变废为宝……来到中圣科技十多年,以何松为代表的科研人,见证了郭宏新带领团队取得的一次次突破。何松认为,与其说郭宏新是企业家、教授、科学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位潜心创新、攻坚克难的匠人。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长久以来,郭宏新对创新有了新的感悟。他带领公司聚焦石油、化工重大装备国产化的研发和制造,一路打破国外在同类技术上的长期垄断,将产品出口到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诸多世界500强企业。如今,郭宏新依然奋斗在创新一线余项国家专利。

  在中圣科技的生产车间里,由焊工和铆工组成的卓越匠心团正加紧赶工。目前,企业接到的订单已经排至2024年,而其中七成来自客户直接委托。2015年,中圣科技为万华化学提供的769台换热器近百万个焊接管头无一泄漏,赢得了业内一致好评,这个优异成绩就是出自卓越匠心团之手。“匠心传承,我们已形成完备的传帮带体系,在一次次实践中成长。”团长蒋建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