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日报网10月27日报导,26日,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宋笔锋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云鸮”仿生扑翼飞翔器经过国家专业认证组织的现场检测,单次连续飞翔时刻到达123分钟! 什么是鸟类飞翔机理研讨?宋笔锋教授介绍,在扑动翼规划方面,团队根据对鸟类翅膀高升力、大推力和低阻力气动机理的研讨,提出了高效仿生翼气动外形和结构规划办法,然后使得扑动翼在飞翔过程中具有最佳的升阻气动特性和推动作用,提高了飞翔器的飞翔功率和续航功能。 2021年,团队研发的“信鸽”飞翔器登上央视《开讲啦》节目。图为节目主持人撒贝宁给观众进行“信鸽”科普解说。
西北工业大学仿生飞翔器研讨团队由宋笔锋教授领衔,从2001年开端,已在仿生飞翔技术范畴深耕20多年,突破了低雷诺数/非定常空气动力学核算与实验、高功能仿生扑动翼规划、高效扑动组织规划和合适扑翼飞翔器的微型飞控体系研发等难题,先后研发了“信鸽”“小隼”“金雀”“蜂鸟”“云鸮”“信天翁”等不同特色的仿生飞翔器,得到了陈一坚、唐长红、杨伟等多位航空范畴院士的必定,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先后取得陕西省科技奖一等奖、首届中航工业杯-世界无人飞翔器立异大奖赛优异构思一等奖等奖赏。 仿生扑翼飞翔器是仿照鸟类等生物扑动翅膀的飞翔方法,这样的飞翔方法在微小型飞翔器标准,具有完成长距离飞翔的潜力,一起因为扑动翼具有较多的运动自由度,具有较强的机动性。不仅如此,仿生扑翼飞翔器具有仿生性、隐蔽性和便携性,一般为手抛起飞、滑翔下降,起降不受场所约束,还能够像微小型固定翼飞翔器那样完成快速高飞、长距离巡航等。 团队研发的仿生扑翼飞翔器已在北京、沈阳、深圳、北川、羊八井(海拔4300m)、稻城(海拔4100m)等全国20余个区域完成了3000余架次使命飞翔,能在-10~40℃、4级风及小雨雪环境下运用。已在陕西省地质局、青海湖风景区等多个单位做了试点使用。 2021年,宋笔锋教授带着团队研发的仿生扑翼无人机参与央视少儿频道科普节目拍照。图为宋笔锋教授和小鹿姐姐、孩子们在秦岭山下合影。
西工大多款仿生扑翼飞翔器先后参与珠海航展、国家“十三五”科学技术立异成就展等多项重要展览与演习活动,屡次受邀参与了央视的屡次科普活动。(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