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十一,男,汉族, 1956年10月生于浙江省天台县。198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力学系,1984年、1987年分别获北京大学硕士、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深圳研究生院院长,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讲席教授,现为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201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湍流理论与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工作。利用直接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湍流速度场、被动标量场等相关物理量的标度律和时空结构。与合作者提出映射封闭理论,给出了对流扩散、化学反应湍流系统中的概率密度函数。与合作者一起提出二维湍流中大尺度旋涡形成机理,解释了能量反级串现象。发展了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多尺度混合算法与约束大涡模拟等计算流体力学新方法,这一些方法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应用。2012年在世界力学家大会做一小时开幕式邀请报告。2013年当选第十二届全国大代表。
欧阳颀,男,1955年7月生,汉族,安徽省天长县人。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1987年于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1989年于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98年5月至今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现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与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是做非线年来以非线性物理为基础开展交叉生物学研究,在非线性科学及物理生物交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在《Nature》,《Science》等各类科学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60篇,文章总引用4千余次,75次应邀在不同国际会议上作大会邀请或特邀报告。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入选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2006年获得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先后担任《Chinese Physics B》和《物理学报》编委、《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和《科学通报》副主编等职务。
张平文,男,1966年7月生,汉族,湖南省长沙县人。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2年于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2年7月开始在北京大学工作。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数学科学学院教授(1996年),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02年)。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16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武汉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张平文主要是做复杂流体的数学理论和计算方式研究,他与合作者为液晶领域的Doi-Onsager 模型奠定了数学基础并建立了Doi-Onsager模型与宏观的Ericksen-Leslie模型之间的联系;研究了一系列不一样的层次、不同尺度的模型之间的关系并发展了能够描述复杂相和动力学行为的统一模型;针对嵌段聚合物自洽场理论模型,发展了挖掘复杂结构的高效数值方法,设计了有序相变成核算法,这一些方法和算法慢慢的变成了该领域模拟研究常用的工具。另外,他还在基于调和映射的移动网格方法、多尺度算法与分析等方面做出了创新性贡献。张平文现担任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已经在JAMS,SINUM,PRL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 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获得高校科技奖自然科学一等奖、1999年获得冯康科学计算奖;2011年应邀在第七届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上作一小时邀请报告,2014年应邀在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年会上作大会邀请报告;2010年获得北京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2004年开始担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曾担任中国计算数学学会副理事长(2002-2006,2010-2014年)。
谢心澄,男,1959年2月生,汉族,江苏省南京市人。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美国马里兰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88年6月至1991年7月在美国华盛顿大学、马里兰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91年8月至2010年5月在美国奥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物理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校董讲座教授(Regent Professor);2002年5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国际量子结构中心,成员、主任;2005年10至2010年5月,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2010年5月至2011年,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主任、讲席教授;2011年至今,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讲席教授。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1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谢心澄教授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并特别致力于促进理论与实验研究的深层次地融合。在量子霍尔效应、电荷及自旋输运、低维量子体系等领域中,对新型量子现象的发现及理解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在Science、Nature子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共发表SCI文章190多篇,包括30余篇PRL及90余篇PR系列的文章。在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上作邀请报告百余次。 谢心澄教授于2011年获国家特聘专家称号,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0年获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08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2005年获得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 Regents Outstanding Research Award,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2001年获中科院海外知名学者奖励等。
李家明,男,1945 年生,云南昆明人,国际著名原子分子理论专家,长期从事原子分子物理领域的研究工作。1968 年毕业于台湾大学获工程学士学位,1974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 (Ph.D.)学位。1974 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Research Associate,1977~1978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激光能量研究所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1979~1982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83至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97 至今清华大学物理系原子分子纳米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003 至今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学部委员),1992 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7年1月起被聘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长期致力于原子、分子激发态结构和其动力过程之基础研究,发展了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发表学术论文约160 篇。因为他在原子分子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1986 年获得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的Kastler 奖。1990 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2 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2 年获得国家科技部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物理学)。在二十一世纪初,李家明院士作为物理学会原子分子专业委员会主任,积极推动我们国家冷原子物理的发展,使得我国冷原子物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李家明院士除了研究工作之外,还担任中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八、九、十届)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第十二届)、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物理学科评议组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理事、物理学会原子分子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973 项目专家组成员等。
张维岩,男,1956 年3月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99年担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所长,2001年至2015年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2017年9月起被聘为物理学院教授。 在国外攻读博士和作博士后期间,对等离子体湍流、磁极化等离子体统计力学和波波相互作用等基础研究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使用相空间Wigner函数,首次从统计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严格地得到了磁极化量子等离子体统计力学方程。 1992年回国工作以来,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期间一直从事惯性约束聚变相关研究工作,作为激光聚变物理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和学术负责人,在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方面取得多项重要创新成果。在国内外发表了数十篇科研论文,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各一项。 张维岩长期从事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研究,是中国激光聚变研究的主要领导人、技术决策人和工程实施组织者之一,在激光聚变靶物理研究以及工程实施的战略目标确定、技术路线选择、组织实施策划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现为国家某重大专项的总设计师,负责重大专项技术实施。
郑晓静,女,1958年5月生,汉族,浙江乐清人。分别于1982年和198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获工学学士、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力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987年12月起任兰州大学力学系讲师、1988年任副教授、1992年任教授;1993年5月-1995年1月年分别在美国Kentucky大学、Clarkson大学从事合作研究、2002年07月-2002年10月在美国Delaware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郑晓静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学部),郑晓静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2019年8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 郑晓静主要是做力学学科中的高雷诺数两相壁湍流、电磁固体力学、板壳非线性固体力学等方向的研究。在JFM、IJMF、JGR、PRE、APL、Nanotechnology等发表SCI论文180余篇,在Springer-Verlag和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4部。 研究成果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2、2/3)、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10)、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4/5、1/10)、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数学力学)和“周培源力学奖”等。1988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1年获“做出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等。 主要兼职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和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和中科院学部咨询委委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奖励委员会工程学部主任、International Union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IUTAM)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高原宁,男,1963年4月生,汉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1983年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获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89年至2000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从事研究工作。2000年至201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2004年至2018年任清华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物理学院院长,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研究。1990年至2000年,参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谱仪(BESI)实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ALEPH实验研究。2000年,创建并领导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底夸克实验(LHCb)中国组,在强子谱、重夸克偶素产生机制等研究中做出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对深入理解物质构成和揭示基本粒子间强相互作用的本质具备极其重大意义。2015年,首次发现五夸克粒子,入选美国物理学会期刊Physics发布的年度标志性进展和英国物理学会期刊Physics World发布的年度重大突破。2017年,首次探测到双粲重子,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近20个,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8个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项目。 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8年获中国物理学会王淦昌物理奖,2020年获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 现任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主任、高能物理分会副主任,北京物理学会理事长,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机构委员会主席,《物理实验》主编,Science Bulletin顾问编委和《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编委等。
汤超,男,1958年10月生,汉族,江西省弋阳县人。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工作;1986年至199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1991年至2005年在美国普林斯顿NEC研究院工作;2005至201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工作(终身正教授)。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1997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现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讲席教授(2011年),曾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2003年-2011年)。 汤超在统计物理、复杂系统、物理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领域开展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多年来着力用物理学思想及方法研究生物问题,探索生命系统中的定量规律和设计原理。1987年提出自组织临界性科学思想,开创了复杂系统研究的新领域(Phys. Rev. Lett. 1987);1996 年将统计物理思想引入蛋白质折叠问题,提出了蛋白质的可设计性原理(Science 1996);2004年应用非线性物理研究生物调控网络动力学问题,提出了生物系统鲁棒性的理论解释(PNAS 2004);2009年用统计物理思想方法研究生物网络拓扑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找出了其中具有普适性的设计原理(Cell 2009);2013年将非线性物理与干细胞实验结合,与邓宏魁合作提出了干细胞重编程的“跷跷板”模型(Cell 2013)。近年来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菌优化生长策略、AI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还担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理论生物物理中心科学顾问委员;丹麦波尔研究所科学顾问委员;中科院大学卡弗里理论科学研究所科学顾问委员;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主任;美国物理学会物理生物学奖遴选委员会主席;《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期刊编委;《Quantitative Biology》期刊共同创刊主编。
张继平,男,1958年7月生,汉族,山东成武县人。198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 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1987年8月至今在北京大学工作,期间曾赴美、法、德、英访问。张继平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张继平现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1990年),长江学者(2000年)。现任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数学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张继平主要是做有限群及模表示论方面的研究。80年代早期应用有限单群分类世纪大定理做出突出贡献,第一个给出了亏零P-块的充要条件,解决了Brauer39问题,与人合作解决了Brauer40问题。发展了群的算术理论,进而解决了Huppert猜想。他还对可解群解决了S3-猜想,证明了新的p-幂零准则,并在融合系和模表示论范畴化等方面做出重要结果。他及其学生在模表示论国际前沿焦点问题—Alperin 权猜想归纳条件做出领先成果。 2009年获陈省身数学奖,2005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人员,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9年入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1997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6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0年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现任北京数学会理事长,《Asia-European J.Math》、《数学学报》副主编,《Communications in Algebra》等5种重要期刊编委。曾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Algebra Colloquium》主编。
陈松蹊,男,1961年11月生,汉族,北京市人。198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学士学位,1993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等高校任职,2008年任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主任、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联席创始主任。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松蹊现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席教授、统计科学中心科学委员会主席、中国统计学会常务理事、伯努利学会科学书记。 主要研究方向为超高维大数据统计分析、环境统计、非参数统计方法等,在超高维假设检测验证的方法和非参数经验似然方法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与合作者提出了基于U-统计量和L2范数的超高维均值向量、协方差矩阵和回归系数的假设检测验证的方法,突破了已有检验均要求数据维数和样本量是同阶的限制,在超高维下实现了对假设检验第一类错误概率的控制。在几个重要框架下建立了经验似然的一阶Wilks定理和二阶巴特莱特调整,为经验似然成为基本的非参数统计方法做出了贡献。注重数理统计的应用,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的重大需求为出发点,从事统计学与大气环境交叉学科研究,提出了去除大气监测数据中的气象因素干扰的方法,为精准度量污染排放和评估大气治理效果提供了科学方法。 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7),被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美国统计学会会士、数理统计学会会士。曾任统计年刊和美国统计学会会刊编委、数理统计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入选斯坦福大学2020全球前2%顶级科学家榜单。
鄂维南,男,1963年9月生,汉族,江苏省靖江市人。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硕士学位,1989年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美国数学会会士、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现为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 主要从事机器学习、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及其在化学、材料科学和流体力学中的应用。 |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